位于江油城中心的紅軍長征勝利紀念碑(視覺綿陽資料圖片)
位于江油城中心的紅軍長征紀念碑,是我的“紅娘”。
那年,入伍不久的我有幸出差到綿陽,取道江油,探尋千年前詩仙李白留下的唐風遺韻,追尋當年紅軍長征留下的足跡。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懵懂的我徜徉在青苔斑駁的老街,穿行在江油城的鬧市區,與矗立在城市中心的紅軍長征紀念碑不期而遇。一陣激動,仰望碑身,不由自主地向紀念碑莊重地敬了一個軍禮,正巧被在旁邊參觀的江油市人民醫院實習護士李紅軍看到,她主動用自帶的相機以紅軍紀念碑為背景幫我拍了照。
“李紅軍,你是個文靜漂亮的女孩子,怎么取了這么個男孩子的名字呀,聽起來怪怪的……”交流中得知,李紅軍的名字是爺爺取的,她爺爺曾是紅四方面軍的一名戰士,當年在攻打江油武都時受了重傷,組織上將他留在當地老鄉家養傷,后來便失去了與前方大部隊的聯系,在當地成了家……原來李紅軍名字背后還有這么一段鮮為人知的紅色情愫。我對這位從未謀面的老紅軍不由肅然起敬,李紅軍三個字瞬間刻進了我的腦海,她的名字里寄寓著爺爺多少希冀與夢想,沒有人能夠說得清,但它傳遞給我的一種無形力量,卻像烈焰一般把周身的血液燃燒得滾燙,一種信念信仰也隨之融入了骨髓。回部隊后,我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并被獲批成為光榮的共產黨員。
時光盡管不算遙遠,但還是翻越了世紀的另一邊。當時李紅軍帶我參觀了她實習的江油市人民醫院。清晰地記得,那時的醫院無論是門診樓還是住院部,建筑低矮、逼仄、狹小,隱約透出幾分陰晦。失望之余,自私的想法油然而生,我勸李紅軍:“等實習結束,還是另外找一家像樣點的醫院吧!”李紅軍長長嘆了口氣:“到時再說吧。”
回到遙遠的西北邊陲,我心里再也放不下小城江油,放不下有她的江油市人民醫院。歲月骎骎,越過萬水千山,李紅軍郵來了她親手為我拍的照片,還有紙短情長的牽念。她告訴我,自己實習結束后的最終選擇:“思來想去,我還是留了下來。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我要盡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給醫院建設添磚加瓦,深信醫院明天會更好……”反復捧讀李紅軍的來信,我被貌不驚人的她心懷醫院的高遠志向深深折服,不禁為自己曾經自私的想法慚愧不已。
李紅軍毅然決然留在“江醫”的事業夢,成為激勵我在生命禁區軍營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的精神支撐。在彼此夢想的滋養下,三年后,我與她的友情發展成為愛情,在春花爛漫的三月,愛情結出了婚姻的果實。因為她,我順理成章地成了江油市人民醫院的一名家屬。
那年休假回江油,看到醫院新建了內、外科住院大樓,改建了醫院庭院,花木茂盛,忙碌的醫務人員神情舉止中散發著嚴謹和朝氣……一座現代化醫院的雛形已成規模。那一宿,我們交流的內容全是醫院日新月異的話題,不覺間已是朝霞滿天。那一夜,我們無夢,彼此為醫院驚人的變化興奮得徹夜未眠,為李紅軍的夢想成真熱血奔涌。
震驚世界的“5·12”特大地震,一下子把我的心揪得生疼。遠在邊陲的我,失眠了。作為重災區之一的江油,受災情況如何?李紅軍所在的江油市人民醫院損毀嚴不嚴重?醫務人員是否安好?……那些日子里,難以平復的巨大糾結滿腦子里洶涌、盤桓、撞擊。“放心吧,醫院受損不厲害,有全國人民的支援和河南對口援建,醫院正在進行災后重建……”焦盼中,終于等來了李紅軍的來電。謝天謝地!我長長舒了口氣,站在雪域,面朝江油所在的東方,為醫院,為醫院的員工,為醫院的未來,虔誠地默默祈福。
新建的醫院門診醫技樓竣工投入使用那天,愛人李紅軍身著圣潔的護士服,以大樓為背景,笑靨明媚,定格成一張神采可人的相片。連同照片一起寄來的,還有她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太漂亮啦!我目不轉睛地盯著畫面,生怕一眨眼它就會消失了。“你們看看,我家屬他們醫院建設得好漂亮哦!”難掩激動的我,近乎失態地在戰友們面前顯擺、炫耀。
富有戲劇意味的是,脫下橄欖綠,我也把自己創業的樂土選定在江油市人民醫院,成為醫院的一名員工。
報到那天,步入醫院,我被撲入視域的生機深深震撼了:庭院內綠草如茵,花香四溢,幽幽小徑蜿蜒在蔥蘢花草間,散步的病人或休閑椅上小憩,或三五人一起信步閑聊,平整如砥的繞院柏油路一塵不染,若不是隨時走過的白大褂,很難讓人將這里與醫院聯系起來。現代化、信息化的門診大樓,手扶自動式電梯;寬敞明亮的候診大廳里,候診病人按自動叫號系統提示靜靜等候,醫務人員服務周到細致,各個病區忙而不亂……與當年不能同日而語,變化真的是云泥之別啊!
看得出神的我,竟然不知愛人什么時候走到了近前,“從今以后,你也是‘江醫’的一員了,我們夫妻倆要手牽手、心連心,為實現更美的夢想一起努力哦!”
“那當然!一定不遺余力!”
李紅軍與我不覺再次將手緊緊握在一起。春光正好,麗日晴空。我與李紅軍再次相約來到江油城中心的紅軍長征紀念碑前,朝陽下,凝結著不朽的偉大長征精神的紀念碑巍峨挺拔,熠熠生輝。我倆肩并肩,以紀念碑為背景,請參觀者為我們拍下意義非凡的“夫妻黨員、同事黨員”合影。從那個生機盎然的仲春出發,我們夫妻雙雙將向著新的夢想出發…… 岳耀文(江油)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