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國資委對全省“天府綜改企業”2024年改革情況進行評估并發布評估結果。其中,綿陽市2戶企業獲評“標桿”等次,5戶企業獲評“優秀”等次,獲評“標桿”及“優秀”企業數量在全省市(州)中排名第一。
據悉,為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省國資委在全省范圍內選取100戶國有企業自2021年起實施“天府國企綜合改革行動”。三年來,綿陽積極推動全市“天府綜改企業”改革工作,在完善治理體系、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提升創新創造能力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各企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在完善治理體系上,綿陽國有企業最大的特點是差異化、靈活高效。”市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在落實董事會“外大于內”、黨委前置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等規定任務基礎上,結合企業發展階段、行業特點和市場競爭需求,對“天府綜改企業”差異化授放董事會職權,探索構建更加市場化、精細化授放權機制。
其中,長虹控股在集團管理綱要中單列對長虹新能源、長虹網絡等“天府綜改企業”的中長期激勵、投融資等授權事項;九洲集團“一企一策”形成對九洲電器、湖山電器等“天府綜改企業”在財務管理、考核分配等方面的授權;高農司制定《內部授權管理辦法》《對內授權明細表》,科學下沉決策權限,有效提高決策和運行效率。
同時,通過增資擴股、上市等多種方式,引進高匹配度、高認同感、高協同性的戰略投資者,優化股權結構和治理架構,轉換經營機制,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此基礎上,建立靈活管用的中長期激勵機制,實現利益深度綁定,通過企業有序實施員工持股、跟投等中長期激勵,骨干員工與企業實現深度利益綁定。
得益于此,華豐科技實施2輪骨干員工持股,合計持股比例19.35%,增資金額1.61億元,骨干員工持股后流失率同比下降40%以上,創新搭建包含企業高管、事業部、產品線團隊3個層面的超額利潤分享體系,將超額利潤的10%進行再分配;長虹新能源在實施骨干員工持股基礎上,制定“十四五”期間中長期激勵方案,完善包含高管、產品線團隊及核心骨干的分層分類激勵體系,引導提升價值創造。
為切實激發企業發展活力,綿陽還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積極探索職業經理人制度,構建市場化、差異化的薪酬制度和用人機制。
市國資委對專項工程企業工資總額實現單列管理,不與集團效益掛鉤,各企業經理層全面實現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市場化引進職業經理人和高素質專業人才1449人、占員工總數的11.5%,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不僅如此,市國資委研究提出支持市屬企業加快高質量發展的系列硬措施,對承擔市級及以上科技計劃項目的科研團隊在項目實施周期內的薪酬、獎勵實行工資總額單列管理,有力推動企業科技創新、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各專項工程企業近三年投入創新研發資金11.36億元、研發投入強度超10%、科研人員占比達到15%,打造省級以上科研平臺21個,獲得國省科技獎30項、各類專利796項,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全面提升,企業能級飛速躍升。
(涪江觀察記者 謝艷/文 視覺綿陽資料圖)
編輯:譚鵬